top of page

鄭建昌回顧展II

2025.10.14-11.02

鄭建昌回顧展II,主要聚焦於1996-2003年的作品,他的畫面帶著泥土的溫度與人文的厚度,不僅記錄時代變遷,也映照社會環境的情感紋理,深刻回應台灣這片土地的文化記憶。

黃志超2025紀念展

2025.06.20-07.15

帝門藝術中心甫推出《黃志超2025紀念展》,向可樂居士致敬。本展聚焦於1980至2005年的作品典藏,梳理黃志超一生的創作思維與脈絡。此次展覽,展出睽違許久的『沐浴紐約』、『香閨美女』、『馬』、『書寫』等系列作品。

蕭勤典藏展

2024.12.24-2025.03.05

蕭勤,字友蘭。生於上海,台灣當代藝術家,現代藝術組織東方畫會創始會員之一。跟隨李仲生學畫,並成為「東方畫會」主要成員。1955年遠赴西班牙升學,其後放棄學位轉赴藝術較為蓬勃的巴塞隆納發展,多年後於義大利藝術成就得到肯定,作品展覽在多個國際展覽中備受注目。

鄭建昌2025回顧展I

2025.09.17-10.12

帝門藝術中心隆重推出藝術家鄭建昌的回顧展,集結其數十年創作歷程中的代表作品,全面梳理他從早期形式探索、抽象語彙的實驗,到近年深耕土地記憶的創作脈絡。本次展覽不僅回顧鄭建昌的藝術軌跡,更希望引導觀眾重新檢視其作品中所蘊含的文化脈絡與時代意義,透過藝術觀看土地與社會的深層對話。

李奉-願境

2025.04.15-05.31

願境像是塗成白色的牆壁、像一張白色的地毯,像一個白色的桌子,也像一個塗成白色的石頭門擋,像一個置放在牆上裝入土沙的玻璃杯。願境可能只是其中之一,可能是全部,也有可能遠遠超過所有。藝術創作最核心的意義,不是形式的多寡,而是存不存在於生命;而生命最核心的意義也不是形式的多寡有無,而是存不存在於信仰。

莊宗勳2024個展
世界大同,而小異

2024.09.01-10.31

1976出生於嘉義的莊宗勳。此次展出2021-2024年的創作,以「模組化」的遊具貫穿主軸。這些人工化設施取代自然景觀的「新風景」,在新的人工風景裡,我們看到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樣貌。這些遊具像是人類進入擬像世界前的過度模型,連接實體化都不存在的媒體世界。莊宗勳想要讓自己的作品處在「看得懂」且可以一目瞭然引發共情,用以反映當代生活的處境,一眼就能看透的當代生活情境。

吳瑪悧_再書寫

2025.07.30-08.31

此次帝門藝術中心展出「圖書館」及「文學零點」吳瑪悧的兩件作品,雖於不同時期的創作,卻也都與紙-書寫-文化-歷史-權威等議題的面向相關,也反映了吳瑪悧對於結構、解構的興趣。

蕭勤典藏展-龐圖

2025.03.06-2025.03.30

Punto-為義大利文的「點」的意思,此「點」象徵為「始」亦為「終」;是嚴正的、單純的、肯定的、永久的、建設性的,並以此點為依據。二戰後盛行之歐洲非形象主義及美國行動繪畫,已在60年代失去原創精神及生命力,此兩大派別著重創作的行動與情緒在作品中呈現。

帝門典藏展

2024.06.26-08.31

精選帝門所收藏藝術家精彩的作品,架構出本次展覽的內容。為期兩個月的展覽,作品也會有所更替。主要以四位藝術家-理查·泰西爾、黃志超、鄭建昌、李奉作品為主軸。帶領觀眾從四位不同的藝術家觀看不同創作概念。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