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術市集

藝術市集再度回歸!!

此次集結國內外的藝術家

詹學富、黎志文、蕭文輝、戴壁吟

Marc CHAGALL、TOBIASSE、Bernard BUFFET、Serge HELENON、Patrick CORDEAU、FUSARO、Michele BATTUT、JANSEM。


戴壁吟


長期旅居西班牙的畫家戴壁吟,在求學時代,是楊三郎的入室弟子,是台灣少數躋身於歐洲藝術界大師的創作者。其作品受到70年代思潮影響,從物質本質的研究與思考作為創作的起點,一生研究東方紙,並受聘為巴塞隆納紙博物館之顧問。畢業於國立藝專美術科,1975年遠赴西班牙,仍不斷摸索思考更合宜、更能傳達自己內心世界的表現素材與視覺語言。

【 人像, 16x13 cm, 紙上作品】

2002年參與法國(Montbel)戶外藝術創作,並於安道爾畢拉、雷梅瓦畫廊舉辦個展,作品長年在西班牙展出,2004年以一張「台灣走出去」的畫作致贈外交部,2007年參加日本東京─台灣美術現代旗手五人聯展,2013年參與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其創作根植鄉土與生活體驗,有著自由不受限的揮灑表現。


詹學富

在藝術家詹學富藝術創作的畫面中,直接的印象或許是不同藝術表現的扭曲女體,但是當我們我們進入詹學富的女體生命藝術,他如此解構再建構的女體藝術畫面,不也讓我清楚看到存在女體生命的另一層面。

【沒有咖啡的飛天, 79x109 cm, 油彩畫布, 1989】

因為如此的女體生命藝術,讓我們面對的卻是女體形式的生命大地,一種對於存在大地與人性面相的不同詮釋,也是一種存在人的無奈,更是一種人對於存在大地,與存在女體母性生命的存在歌頌。

如此的現象無不在詹學富創作藝術中,也是多年來對於女體生命的深入探索的經典呈現,所以在此你面對的會是存在生命的初始,也是一種存在藝術現象的女性心性世界。


黎志文


1949 年生於香港, 1973台灣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後,赴義大利著名世界雕塑中心卡拉拉 ( Carrara ) 石礦區與國際著名藝術家,於亨魯 ( Henraux ) 石雕工作室,從事石雕創作。

【無題, 76x57 cm, 紙上作品, 1991】

1977年獲美國雕塑家羅伯・魯辛研究金赴美,1980年美國懷俄明大學雕塑碩士學位。1982年取得荷蘭視覺藝術機構之職業藝術家資格,1984年回台灣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至2016退休。歷經香港、義大利、美國、荷蘭再回到亞洲,豐富的閱歷與吸收多元思潮的審美觀,疊合上早期便確立回歸的東方精神,型塑出富含傳統文化內涵的當代雕塑創作。


蕭文輝

1956 生於台北縣萬里鄉。

油畫作品的筆觸呈現特有的浮雕感,在光影交錯中,展現無窮之生命力,蕭文輝畫面中所處理的「境」,不是完全的自足於一種靜態的、封閉的神祕情境或幻境之中的「境」。



Marc CHAGALL


二十世紀的美術巨匠畢卡索曾說過:『在馬諦斯之後,夏卡爾是唯一真正懂得色彩的藝術家。」

這看似溢美褒獎 實際地觀察起來,卻絲毫也不誇夏卡爾色彩總是充滿著如幻似夢的情感敘述,在美麗的故事中,隱含著愛與鄉愁、遐思與狂想。色彩變成是很重要的語言,傾訴著個人內在神話式的情愫和生活體驗。

【情人之桌, 65x47 cm, 版畫, 2/12】

夏卡爾可以說是『巴黎畫派』先驅之一,二十三歲時,他從莫斯科移居巴黎,以超現實主義為主調的表現主義風享名,並點燃了二十世紀美術的火光。歸屬法國後的夏卡爾,被為是法國的國寶之一 。

夏卡爾出身猶太家庭,早期的猶太思想是他根深蒂固的思想泉源。其父母以微薄的收入養育10名子女,家境貧困。少時所見黑暗的木屋、迷信的鄉民、演奏著小提琴的人、牛、羊、雞以及馬等都成為了夏卡爾的創作泉源。1922年離開俄國,定居於巴黎近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移居美國,開始設計芭蕾舞的布景和服裝。這些畫中的動物、物體和人取材於個人生活、美夢和俄羅斯民間傳說。

【無題, 47x43 cm, 版畫E.A.】

TOBIASSE

提奧・托比亞斯於1927年生於以色列,六歲到巴黎,十三歲時進入巴黎裝飾美術學校學習。1940年德軍佔領巴黎後,因種族理由被迫離開而參加地下活動,「流亡畫家」之名由此而來。其作品深獲世界收藏家的好評,並為歐美個國美術館收藏。

【愛及自由, 76x56 cm, 版畫 73/200】

托比亞斯的父親原為印刷師,因此他很早便開始接觸藝術品,奠定下素描的基礎。他早期多以猶太人的遭遇及童年生活作為創作材料,1977年以後則取材於希臘神話故事及世界文學與歷史名著或童話故事為素材,充份將他的幻想和繪畫的筆觸與巧思結合,使童話的故事更顯得生動有趣。他的作品色彩豐富,造型自由流暢,而畫面卻又非常嚴謹,人物表情生動,看似快樂卻又隱含著一種莫名的憂鬱,耐人尋味。目前有安徒生童話集畫冊出版,並製作了一套相同的版畫。


Bernard BUFFET

1928年出生於巴黎,畢費的藝術成就在於;他將現代的繪畫形成,傳統的技法與主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他捕捉法國戰後時期的不安心境。

1940、1950年代專注於描寫枯瘦、焦慮的人物,畫面呈現黑灰色調,而這些特徵也延續到晚期作品;就心理上和色彩上都顯示:畢費當時受到法國寫實主義代表畫家葛魯貝的影響。

【風車, 73x59 cm, 版畫18/30】

1960年代剝皮任務和情色裸體,線條愈來愈強烈而尖銳。愁苦的人物和扭曲的靜物,畢費淋漓盡致的表達戰後一代對戰爭的恐慌,心靈孤獨疏離症,就是這種力量捕捉了觀者的情緒。畢費的創作向來以悲劇主題貫穿,無奈最終也以悲劇方式告別人世。


Serge HELENON

Serge Hélénon1934年出生於馬提尼克島(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在法蘭西堡的應用藝術學院接受培訓,然後進入尼斯的裝飾藝術學院。他的作品精確地傳達生命力豐富的非洲舞步韻律感,他藉著熟捻的材料運用,融合了油畫與特製手造紙的質性,營造類似拼貼的立體感肌理,使其表現更深入延伸到另一境界。 伊列恩將這種撼人心弦的黑人獨特韻律,在畫面上轉化為理性與感性的對話。

Patrick CORDEAU

1950年出生並居住於法國伊西萊穆利諾。

果陀多利用多樣複合媒材,創作於畫布或木板之上,以「圍籬」為作品理念之濫觴,完成輕快、饒富趣味的作品。他的繪畫是完全從印象的烙痕中脫離出來的一種純感官的行為結果,信手塗抹的符號有如記憶時間的刻痕,讓我們強烈感受一種最直接、純粹的心靈洗禮。他試圖忘卻一切所知道的去畫,「他」就是他的「畫」。



JANSEM


詹森在1920年出生於土耳其布爾薩,是亞美尼亞裔的法國畫家。幼年時期與家族逃離至希臘,並在之後定居巴黎,於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學習繪畫。他早年作品著重於扭轉民族身分以及獨一無二的國際觀點,他的代表作為裸女、靜物和人物畫。詹森所使用的媒材十分多元,包括水粉、水彩、油墨以及油彩,表現出藝術性和質地的美感。

【觀者,33.3x46.5 cm,油彩 畫布, 1983】

bottom of page